将面条从发酵槽中取出,放置高为2米的架子上,均匀用力,垂直下拉,面条由粗变小,细如银丝,在微风中轻轻荡动……

开条
大皖新闻记者近日来到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龙山村孙家庄濮宗文家,抬眼便见洁白、光滑、如丝如弦的面条挂满院落,空气中飘荡着面香。今年75岁濮宗文一边忙着挂晾挂面,一边说:“手工挂面制作条件之一就是要天气寒冷,还要求是晴天,这样可保证完全晒干,今天的天气正好符合这要求。”他说从小就看着父母做挂面,耳濡目染中学会了这门手艺,这老手艺他家至今已传承了五代。
绕条
“挂面的配料其实很简单,只是面粉、水,再加入少许盐,但这样简单的配料做成好吃的挂面,就需要十分复杂的制作工序,整个制作过程十几个小时。”濮宗文介绍说,“配盐、揉面、擀面、开条、盘条、上筷、醒面、拉伸、晾晒…… 每一个细小的步骤都马虎不得。”

将绕好的面放入发酵槽中,进行发酵
正因为坚守老手艺,才有了特别的口感。这种经由纯手工制作的挂面,煮后软而不烂,吃起来绵软有劲,也不含任何添加剂、防腐剂,十分受食客欢迎。

晾晒
“这些天每天都会从早忙到晚,一天能做二十多斤挂面,经常销售一空。”濮宗文说,听老一辈人讲,村里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挂面,这里的挂面远近闻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这一繁琐费事的做面手艺,而在商店买的挂面,由于是机器生产的,也吃不出过去的味道了。
“守住一项传统技艺非常不易,我把方法都教给了孩子,现在孩子有空了也会帮忙做,手艺需要有人掌握才能传承下去。”濮宗文说。
大皖新闻记者 金学永 通讯员 王文生
编辑 张思平
